同志人權關鍵時刻 衝破歧視勇敢前行
有關同性婚姻及婚姻平權法案,支持及反對雙方陣營的論辯交鋒已久。我不僅是提案立委,這會期還擔任召委,更加成為關注及施壓的對象。
連日來,仍持續有許多民眾、朋友,以大量電話、信件、花束、蛋糕等各種方式傳達給我們不同的意見、質疑、鼓勵、期待及焦慮。有些人仍懷疑我為何要推動同性婚姻,有些朋友急切要求立刻排案,有些民眾則是詢問上次公聽會後的後續進度,有些友人則是關懷我承受這麼多的壓力是否還挺得住。
這些不同的聲音,我都聽到了,也都細細思量,這是我身為民代,聆聽各方不同聲音的責任。身為長期為性別人權奮鬥,且來自民間團體的國會議員,在立法院推動同志人權是我的使命。我希望能盡量廣泛聽取各方意見,以補充自身視野之侷限;但也必須做出自己的價值判斷,創造或掌握改革契機,即使社會多數人仍害怕傳統受到衝擊、或仍忽視少數族群的權利。回到這個初衷,我自然就會挺得住壓力,也必須挺得住。同志人權是否能夠再往前走一步,目前面臨了關鍵時刻,我希望善用我的運動經驗、法政專業及立委職責,貢獻一己之力,推動同志人權再往前走。
我提案,是為了消除制度對同志的歧視,還給同志應有的人權。我召開公聽會,是希望開闢國會殿堂理性公開的論辯空間,不要再讓扭曲抹黑的匿名文宣,以不負言責的惡劣方式破壞了議題深化討論的可能性。
10月16日我所安排及主持的公聽會,宣布結論並要求法務部及相關單位於兩個月內送進修法對案,法務部當場同意。我之所以希望公聽會能夠形成這樣的結論,就是基於我在民間團體時期推動法案的多年經驗,我知道反對某項法案的立委常用的戰術之一,就是群起要求須等行政部門的對案進來之後,再一併與各立委版本進行草案討論及條文審查。
進入國會這兩年多,也讓我看得更清楚,若要推動同志人權這類意見衝突高度對立的議題,不只要面對傳統觀點的質疑聲浪,也必須務實面對行政部門的既定立場。
過去三十多年參與婦女運動、推動民間版草案的經驗中,我深知爭取權利的道路漫長又艱辛,也可以想像各位焦急於同志人權遲遲無法前進的朋友們在面對國會結構中,保守立委佔多數的劣勢,無力又無奈的心情。因此對於各個同志團體過去長久面對社會歧視仍持續努力,我深深的感佩。
不過,過去的運動經驗也讓我瞭解到,法案推動並非一蹴可幾,需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努力遊說,尋求各黨派立法委員的支持,尋求各團體間的最大共識,尋求社會各界的支持,不斷透過各種造勢要求政府表態,要求行政部門不要再遮掩立場,清楚用政策說明、法案條文表達立場。
兩個月期限將屆,面對12月即將排案的關鍵時刻,我們辦公室一直有在聯繫及催促法務部儘早提出對案。為使行政部門信守承諾,提出對案,請關心此議題的朋友們,一起用各種方式表達民意,讓行政院、法務部看到、聽到,無論勇敢現身、選擇結婚的同志人數是多是少,任何一個同志都不該淪為政府漠視的隱形人、邊緣人,同志也是公民,同志就是要人權。